突破發展特色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—恒昌環保
更新時間:2018-01-15 08:48 發布者:恒昌環保
通過適應性研究拉動,圍繞特殊自然環境和社會背景下農業機械應用,開展接地氣、可推廣、可復制的高原特色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、機具以及農業機械化支撐現代農牧業發展路徑研究。以配套機具為核心,重點突破播種、收獲環節機械化瓶頸。
儲備的牧草捆解捆后仍然結構緊密不容易破開,破開后牧草相互糾結,非常堅硬。牲畜食用后往往殘渣較多而且不易消化,影響生長周期。我公司研制的牡羊草破捆揉絲機在揉絲機的基礎上增加了破捆刀輥,成捆的牧草在進料口進料后首先完成破捆作業,而后由粉碎腔揉成纖維狀,物料揉碎細度高,牲畜食用后殘渣少、易消化、出欄重量與人工破捆相比明顯增加,不僅如此,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。
農業部在2017年6月、12月召開兩次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工作推進會,以促進各生產區周年高效生產為目標導向,加強頂層設計、完善農機農藝專家協同指導薄弱環節突破的工作機制、研究編制接地氣可推廣的全程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。
儲備的牧草捆解捆后仍然結構緊密不容易破開,破開后牧草相互糾結,非常堅硬。牲畜食用后往往殘渣較多而且不易消化,影響生長周期。我公司研制的牡羊草破捆揉絲機在揉絲機的基礎上增加了破捆刀輥,成捆的牧草在進料口進料后首先完成破捆作業,而后由粉碎腔揉成纖維狀,物料揉碎細度高,牲畜食用后殘渣少、易消化、出欄重量與人工破捆相比明顯增加,不僅如此,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。